指甲虽小,却是健康的“晴雨表”。当指甲颜色出现异常变化时,可能暗示身体内部正在发出求救信号。正常的指甲呈淡粉色、光滑有光泽,若颜色突然改变,需警惕潜在健康问题。不同颜色的指甲变化,往往与不同疾病或生活习惯相关,及时关注这些细节,有助于早发现、早干预。
指甲变黄可能是真菌感染的典型表现,常见于灰指甲,初期指甲增厚、浑浊,后期可能变脆易碎;若指甲呈黄绿色,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,尤其是甲沟炎等炎症;而长期吸烟或接触染料的人群,指甲也可能因色素沉积而发黄,但这种变化通常伴随表面粗糙。
指甲变白需分情况判断。若指甲整体泛白、失去血色,可能与贫血、营养不良或肝病相关;若指甲上出现白色斑点或条纹,可能是局部外伤、锌缺乏或轻微真菌感染;而“特里氏指甲”(指甲近端80%呈白色,远端呈粉红色)则多见于慢性肝病、糖尿病等患者。
指甲发蓝或发紫可能与血液循环问题有关。低温环境下指甲暂时发紫属正常现象,但若常温下仍持续发蓝,需警惕雷诺氏综合征、肺部疾病或心脏功能异常,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末梢循环不畅,使指甲缺氧变色。
指甲变黑需高度警惕。若指甲下出现黑色条纹或斑块,可能是甲母痣(良性色素痣),但若条纹变宽、颜色不均或边缘模糊,需排查恶性黑素瘤;此外,外伤导致的甲下淤血也会使指甲变黑,但通常伴随明确外伤史,且颜色会随时间逐渐变浅。
苏州肤康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发现指甲颜色异常时,避免自行修剪或挑破病变部位,以防感染或加重病情,若指甲变色伴随疼痛、肿胀或身体其他不适,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,避免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