脚底长出'鸡眼'样硬块?可能是病毒疣在伪装
在日常生活里,不少人发现脚底长了类似“鸡眼”的硬块,第一反应往往是自行购买鸡眼贴处理。然而,这看似普通的硬块,有可能并非鸡眼,而是病毒疣在伪装。
鸡眼通常是由于脚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、摩擦,导致局部角质层增厚形成的。它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,表面光滑或微微隆起,颜色多为淡黄或深黄色,按压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感,且疼痛部位局限在硬块中心。
而病毒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引起的。脚底长的病毒疣,医学上称为跖疣。它的外观和鸡眼有些相似,但也有区别。跖疣表面粗糙不平,有小黑点,这是由于疣体生长过程中,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。而且跖疣的疼痛感相对分散,在行走或挤压时,疼痛范围可能比鸡眼更广。
病毒疣具有传染性,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疣体,或者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,如毛巾、拖鞋等传播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疣体可能会逐渐增多、增大,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。
苏州肤康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当脚底出现类似“鸡眼”的硬块时,不要自行盲目处理。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,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。医生会根据硬块的外观、症状以及必要的检查,如皮肤镜检查等,来判断是鸡眼还是病毒疣,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。切勿自行抠挖、修剪,以免造成病毒扩散,加重病情。